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

姜詩出婦 02




姜詩出婦


(二)

龐氏借用大媽的織布機日夜紡紗織布,將布疋賣去賺得了一些錢財。然後去街市買回好吃的,讓鄰居大媽送回家中給婆婆食用,並且叮囑鄰居大媽說是大媽自己的。鄰居大媽每天都給姜母送去好吃的,日子一久,姜母便感奇怪,追問究竟,大媽終於道出了實情。得知真相後,姜母心中頗感慚愧, 懊悔之心油然而生,便囑託兒子將媳婦接回家。

這一天,陽光明媚,風和日麗。龐氏打扮得整整齊齊,姜詩將其迎歸家中,婆婆喜笑顏開,孩子更是蹦蹦跳跳,煞是歡喜。鄰里鄉親看在眼裡,真是羡慕萬分。打這以後,姜詩夫婦孝順母親更加盡心,又恢復了往日的幸福安樂。因為家事繁忙,有時孩子便也替母親去江中取水。哪知「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」,兒子在一次取水的時候,江裡突發大水,溺水身亡。姜詩夫婦,心如刀割,悲痛萬分。然而面對白髮老母,卻又不得不強顏歡笑,不敢提起此事,生怕老母承受不起。姜母問起孫兒,便說外出求學,暫時不能回家,龐氏外出取水如故。

日子一天天過去,姜母懮心歲月不多,常常思念吃魚,雖然家中貧寒,但姜詩夫婦更加地辛勤勞作,將所有積蓄用來買魚孝敬姜母。姜母惦念鄰居大媽,於是夫婦二人常請大媽一起過來吃魚,好讓母親開心。

一天夜裡,狂風大作,雷電交加,下了一夜的雨。第二天,龐氏起來經過院子,突然驚奇地發現地上有一個桶大的窟窿,正汩汩地往外湧著泉水,順著牆角流出了院外。在泉眼旁邊,有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。龐氏喜出望外,又嘗了嘗泉水,跟六七里外的江水一個味。也許是他們的孝心感動了天地,從此,每天早上都會從泉眼裡躍出兩條肥大的鯉魚,供給姜詩夫婦做成佳餚來孝養母親。不久,姜母的眼疾也康復如初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當時,社會發生動亂,農民起義也頻頻發生。赤眉軍路過汛鄉,帶隊的頭領聽聞了姜詩夫婦的孝行,不禁敬畏地說道:「大家別亂來,驚動了大孝之人,必然觸怒老天爺,那就不吉利了!」於是,還將隨身攜帶的米麵糧食,悄悄放在姜詩家門口。姜詩夫婦認為這是不義之財,就將其掩埋了。這樣,在社會動亂,到處燒殺搶掠的年代裡,姜詩居住的汛鄉居然沒有受到戰亂的騷擾。

當時,社會推行「舉孝廉」的選官制度,姜詩就被推舉做了孝廉。姜詩夫婦的孝行又傳到了皇帝那裡,皇帝也深深為之感動,便頒佈詔書,封姜詩做了郎中,龐氏不久後又為姜家生了個兒子,一家老少和樂地生活在一起。後來,姜詩調到江陽做縣令,將這個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,人民安居樂業。

姜詩死了之後,漢明帝下詔為其立祀,彰揚這一門三孝,修建了「姜公祠」,世世代代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敬仰和祭祀。到宋代崇寧宗時,被賜為「東雙至孝廣文王」,他們的孝行教育人們要有孝敬父母,忠於家園的美好品德。

在今天的四川孝泉古鎮,依然屹立著「三孝祠」,幾經興廢,保存著許多歷史古跡,姜詩夫婦的孝行感召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。姜詩盡心孝養母親,首順其心,真所謂「親所好,力為俱;親所惡,謹為去。」讓我們真正懂得「百善孝為先」的真義。而姜詩妻龐氏的孝更難能可貴!孝順自己的婆婆無怨無悔,在丈夫將自己趕出家門,滿心委屈的時候,還能念著婆婆,想著自己的家庭,依然用辛勤紡織來盡心奉養婆婆,以自己至誠的真愛感動了婆婆,維繫了家庭的和樂與幸福,這至情孝心,天地神明怎麼會不被感動呢!




姜詩出婦 01




姜詩出婦


(一)

東漢時期,在廣漢雒縣汛鄉,就是今天四川省德陽市孝泉古鎮,那裡住著一戶人家,戶主名叫姜詩。在他還小的時候,父親便去逝了,只與母親相依為命。平日裡,姜詩格外孝順,盡心侍奉,從未讓母親懮心生過氣,鄰里鄉親看在眼裡,都對他豎起大拇指,嘖嘖稱贊不已。於是,姜詩侍母的孝名就在鄉里傳開了。

雒縣有位名士叫龐盛,有一個聰明賢惠的女兒,從小教以詩書禮儀,織布裁衣,對父母也是百般孝順。轉眼也到了該出嫁的年齡,儘管上門提親的人是絡繹不絕,卻都被一一拒之門外。不為別的,只因女兒留下一句話:「爹爹,《孝經》有云: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,謂之悖德。您得為女兒找個孝順父母的好夫君啊。」

一天,龐盛聽聞了姜詩的孝名,於是便派人去打聽姜詩的為人,發現姜詩名不虛傳,且為人正直。終於捋著鬍鬚,長長地舒了口氣,放下了心中的石頭。

幾經周折,姜詩和龐女結為夫婦。夫妻倆恩愛相處,過起了男耕女織的生活。過後一年,又生了一個胖小子,雖然生活苦了點,卻過得是有滋有味。夫妻倆都對母親孝順備至,龐氏尤其精心照顧,給婆婆打洗腳水,捶背揉肩,自己也樂在其中。

轉眼幾年過去了,兒子漸漸長大,姜母卻日漸衰老,不曾想又犯了眼疾。因為生活的不便,姜母脾氣暴戾起來,對媳婦就有了不滿之心,加上鄰里有人嫉妒,趁龐氏不在家的時候搬弄是非,姜母越發對龐氏沒有好聲色。姜詩夫婦誠惶誠恐,侍奉母親更加小心在意,生怕惹得母親生氣。有一天晚上,姜母夢到離家六七里的江水可以醫治自己的眼疾,便對兒子媳婦說起這件事。姜詩信以為真,叮囑妻子去江中取水,不能有絲毫怠慢。龐氏自然理解丈夫的這片孝心,從此,每天都步行六七里去江中取水回來給婆婆飲用,希望真能治好婆婆的病。

秋冬季節,天氣乾燥,這天姜母口渴,思飲江水。龐氏一大早便去江中取水,而天公偏不作美,刮起了大風,風卷秋葉漫天飛舞,窗外呼呼作響,如虎吼猿啼。龐氏遲遲未歸,姜母在家口渴難耐,內心煩悶,坐臥不安,一時怒起,便對姜詩哭訴:「兒啊,你看看你這個媳婦,也不體恤你老娘,看我口渴命將休矣,也慢慢吞吞地不回來,做這等忤逆不孝事的媳婦,你娶來做甚啊!今天你非得給我休了她!」姜詩見母發怒,心裡極其難受只得好言勸慰。就在此時龐氏正好取水回來,姜母見之便鬧將起來,非要兒子將媳婦休去纔肯罷休。姜詩心裡雖然不捨,卻不敢違了母親心意,無奈之下將妻子逐出了家門。

龐氏性格一向溫順,然而因風延誤,遭此大變,心裡自是異常委屈。隻身離開家門,在街頭孤獨徘徊,點點滴滴幸福的往事又浮上心頭,丈夫平日裡的體貼與關愛,兒子的調皮又可愛,溫情像閃電一樣擊中她的身心。然而幸福美滿的家庭剎那間化為烏有,卻如何割捨得了呢!自小的教養,多年來她已經習慣於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於是她又將一天的經過細細思量,覺得自己也有沒做好的地方,纔致使婆婆口渴難耐,一向孝順的她反而生起愧疚之心。於是,她悄悄地住在了鄰居大媽家中。



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

郭巨埋兒




郭巨埋兒



東漢時期,有一位孝子姓郭名巨,字文舉,原籍河南省林縣,後來因為家貧,流落到河北省內邱縣。

郭家有兄弟三人,郭巨是長子,還有兩個弟弟。父親過世的時候留下了一些財產,但是郭巨想到自己已經成年,有獨立生活的能力,而弟弟們還年幼,能力較弱需要照顧,於是就把錢財全部分給兩個弟弟,自己分文不取。郭巨不但放棄了父親留下來的錢財,而且一心一意地贍養母親,可見他的心一點都不貪求富貴名利,是個非常淡泊的人。

在異地他鄉,夫妻二人勤勤懇懇,以幫傭為生,賺取微薄的收入來奉養母親,盡力使母親吃得好,穿得暖。而夫婦倆卻節衣縮食,極其節儉,吃的是最粗陋的食物,穿的是補丁摞補丁的衣服。生活條件雖差,但在菽水承歡的郭家,卻是歡聲笑語不斷,從早到晚,洋溢著母慈子孝的溫馨。

後來,家裡添了個小孫子,生活更加拮据。郭巨依然把所有好吃的東西,統統留給母親享用。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小孫子,總怕他吃不飽,長不大,每一次郭巨奉養母親的食物,老人都會把孫兒叫過來一起分享。看到孫兒那麼可愛,老人寧可自己少吃一些,也要把最好的留給孩子。如果郭巨和妻子阻攔,老人就推說沒有胃口,或者是牙齒咬不動,不愛吃,一定要看著孫兒香香甜甜地吃下去,纔心滿意足。

郭巨看在眼裡,疼在心底,他想到生活這麼拮据,盡最大努力都不能很好地奉養母親,給母親的食物也很有限,卻因為母親這麼喜歡自己的兒子,寧願減少每餐的飯量,也要留給孫子吃,而沒有辦法達到盡孝的心意。為了讓母親安心用餐,每一次給母親呈上食物之前,郭巨一定先讓兒子到外面玩耍,這樣纔不會跟奶奶分食。

離郭巨家不遠,有個小水塘。有一天,郭巨的兒子在外面玩耍,不小心跌到池塘裡溺水死了,等到他們發現的時候,兒子已雙眼緊閉,臉色蒼白,沒有了呼吸。妻子抱著失去知覺的孩子,既心痛,又著急,非常的惶恐,竟號啕大哭起來。

俗話說,骨肉連心,看著死去的兒子,郭巨非常難過。然而郭巨此刻唯恐驚動母親,他知道母親非常疼愛這個孩子,如果一下子知道孫子落水而死的噩耗,恐怕沒有辦法承受這樣大的打擊,會傷心過度而損害身體。

郭巨強忍悲痛,對妻子說:兒子可以再生,母親只有一個,一旦失去了母親,永遠不能復得,所以千萬不要驚動母親。郭巨讓妻子忍住哭泣,不要被母親聽到,趕緊挖坑把小孩給埋葬了。

郭巨的妻子聽後,雖然愛子情深,依依不捨,也只好趕緊去做這件事情。於是,夫妻倆含著眼淚,開始挖坑。當妻子挖到三尺深的時候,突然「轟隆」一陣巨響,半空中打了一聲驚雷,雷聲非常驚人,竟然震醒了昏死的兒子。兒子甦醒過來,同時夫妻倆也看到土坑旁邊多了一釜黃金,上面還蓋著一塊絹布,絹布上寫道:「孝子郭巨,天賜黃金,官不得奪,民不得取。」可見,這是郭巨的孝心孝行感召了天地,上天讓他的兒子復活,並且賜給他一釜黃金,讓他脫離貧窮,能夠更好地奉養母親。

疾雷過後,郭家終於破涕為笑,郭鉅能更好地照料母親,母親也可以含飴弄孫,頤養天年,一家人終於得到往昔的歡樂。可見郭巨的孝心感動天地,使得他轉禍為福,轉凶為吉。至誠的孝心真的可以改造一切的命運,可以改造我們的家庭。

孝出自人類自然的本性,是順乎天道的自然法則。當我們的孩子看到我們孝順長輩,會感到由衷的喜悅,生起學習向往之情。而懂得如何孝順父母的孩子,未來的人生道路纔能走得從容、踏實。

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」孝道超越時空,跨越國度,承傳數千年,是中華文化的核心,是德行教育的根基所在。「郭巨埋兒」的故事,不僅孝行感人,也啟發我們學習他教子的智慧。



曹娥投江





曹娥投江



在浙江上虞,有一條江叫「曹娥江」,這條江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而得名。

曹娥,東漢人,父親曹盱是一位術士,經常親自劃船到江中做一些唱歌迎神的工作。

漢安二年,也就是公元143年,這一年曹娥正好十四歲。一天,曹盱劃著一隻小船,從舜江逆流而上去迎接潮神。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,江面上突然起了風浪,小船被一個大浪打翻,就像一片落葉一樣,旋即被江水吞沒,曹盱也就隨之跌入江水之中。

由於江面風浪太大,岸上的人們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,一時不知所措,無法及時打撈相救,只好嘆息著離去。噩耗傳到曹家,曹娥聽到父親落江的消息,哭著奔跑到江邊,一邊悲痛欲絕地喊著父親,一邊沿江不停地尋找著父親。

就這樣,一天,兩天,三天過去了,曹娥在江邊日夜不停地尋找著,呼喚著,哭聲幾乎傳遍了整條大江。可是連續三日下來,也沒有找到,父親依然是生死未卜。曹娥哭乾了眼淚,不吃飯也不睡覺,每天日夜守在岸邊苦苦尋找,人們都非常同情她,紛紛來勸她要保重身體,曹娥告訴大家說:除非找到父親,否則絕不放棄。

在江邊連續尋找守候了十幾個晝夜後,曹娥知道這樣下去是不可能找到父親的,於是,她就將自己的衣裳拋到江水之中,然後雙膝跪在岸邊,對著江水說:「父親,如果您在天有靈,就成全女兒的孝心,讓這衣裳在您所在的位置沈下去吧!」說也奇怪,她拋出的衣裳隨著江水漂流了一段距離後,在一個地方打了幾個轉兒,就沈了下去。曹娥見狀趕緊循著衣裳沈下去的地方,縱身跳了下去。

五天後,江面變得異常平靜,有人隱隱約約看見下游的江面浮著兩具屍體,近前一看,原來是曹娥背著她的父親。雖然父女倆都沒有了氣息,身體已經冰涼了,但是,曹娥還是緊緊背著父親,一點也沒有放鬆。在場的人們見此都流下了眼淚,都說是曹娥至誠的孝心感動了江神,纔讓她在水下找回父親的屍首,並把他們送上水面。當地的縣官得知後,也被曹娥的孝心和壯舉深深感動,下令把他們父女好好埋葬,並且立了一塊碑,將孝女曹娥的事跡記錄下來,供人們瞻仰、懷念。

後來,人們為了紀念曹娥,就在她投江的地方建起了「曹娥廟」,曹娥所居住的村子也改名為「曹娥村」,那條舜江也就改稱為「曹娥江」。傳說曹娥投江救父那天是五月初五,所以,當地端午節的一系列紀念活動,自然也就與曹娥有關了。

如今每到端午節,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來慶祝節日,然而,當我們沈浸在節日喜悅的氣氛中時,是否還會記得這個淒婉感人的故事,並領悟到其中的真情真義呢?

孝敬父母是中華傳統美德,也是做人立身之本。我們與父母本為一體,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根本。倘若忘失了孝道,不懂得知恩報恩,我們的家庭、事業與人生未來,就會如同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,又怎會枝繁葉茂,碩果纍纍呢?祈願天下兒女勿忘立身的根本,及時行孝,早日使我們的家庭、事業與人生未來之樹,根深蒂固,萬古長青。



漢文嘗藥



漢文嘗藥

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有名的仁孝皇帝,他侍母嘗藥的故事,在後世廣為流傳。

文帝的母親薄姬,雖不是正宮皇后,但她秉性仁善,深得朝中大臣稱道。

漢朝初期,鎮守代地的相國陳豨起兵造反。高祖劉邦出兵平定叛亂,由於代地位處邊疆,是重要的邊防要塞,必須由可靠又有才乾的人鎮守,纔可保家國的安全。在眾臣的舉薦下,賢孝穩重的劉恆被封為代王,鎮守邊防。蠻荒偏遠的代地,遠離京畿,惡劣的環境使人難以適應。但是,代王劉恆不愧是賢明之人,聽從母親的教誨,恪守力行祖訓,把代地治理得井井有條,使邊疆恢復了安定。

不久,呂后宗親謀反,後被忠臣平定。劉恆遂在丞相、太尉擁立下,登上了帝位。當了一國之君的漢文帝,堅持以仁孝治理天下。平日,他身體力行,每天都向母親問安,如果公務不很繁忙,文帝還要特別抽出時間,陪伴在母親左右。在文帝心中,始終把侍母盡孝當作是自己生命中的大事。只要母親身心安泰,自己也會感到莫大的快樂。

日月如梭,母親開始日漸衰老、孱弱。文帝不免擔懮起母親的身體。一天,母親不幸病倒了,文帝請來最好的醫生給太后診治,宮廷內外也都為儘早醫好太后的病而各盡所能。

此時此刻,文帝焦急萬分,他深恐母親一病不起,甚至會離自己而去。他時刻牽掛著母親,已經放心不下宮女們的照顧。只要完成公務,文帝便會徑直來到母親寢宮,守護在母親床前。看到母親憔悴的面容,文帝食不甘味,夜不能眠,他親自為母親端水送藥,一心想著讓母親儘快好起來。只要母親感覺好了一些,文帝心中就感到無限的喜悅。

在侍奉母親的三年裡,身為一國之君的漢文帝,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。即使在休息時,文帝也從不寬衣解帶,生怕在母親呼喚時,由於自己一時的怠慢而無法應母親之需。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,文帝還學習所用湯藥的藥效、劑量,而且牢記於心,對什麼時候用藥,如何熬制纔能充分發揮藥效等等,他都能恰當地掌握。母親每次服藥前,文帝必會親自先嘗,品一品熬煮的濃度是否適當,溫度是否合適,然後再囑咐進行調製調溫,直到適宜母親服用之後,纔放心地端給母親。母親在皇子三年如一日的侍奉護理下,終於有了好轉。

文帝對母至孝,身為皇帝,也把百姓當作親人。他倡導:「孝悌,天下之大順也。力田,為生之本也。三老,眾民之師也。廉吏民之表也。」並嘉獎這些世人模範,以帶動良善的社會風氣。他還廣納諫言,廢除因誹謗而處以死刑的懲罰,在收成差的年份減租減稅,惠賜天下孤寡。在位二十三年,不管是宮室、苑囿,還是車騎、服御,文帝從來都沒有增添過。他仁慈恭儉,以敦倫儘分,崇尚簡樸示範天下,自然得到萬民愛敬、海內殷富、遠者悅服、天下大治的盛景。

人們常說,久病床前無孝子。對病人三年無微不至地照顧,對一個人來講,確實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。可是,一位日理萬機的君王,卻能夠真正做到三年如一日地悉心侍奉,追其根源,這都是由於他有一顆真摯的孝敬之心。反觀現代社會,很多為人子女的,終日忙於名利事務,卻很少念及家中還有時刻牽掛自己的父母,更談不上親力親為侍奉雙親了。此時此刻,我們不妨靜下心來,認真地反思一下,終日忙忙碌碌,究竟給養育我們的父母帶來多少歡樂,多少精神的慰籍?

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」。沒有孝道的人生,是拔根斷源晚景淒涼的人生;沒有孝道的民族,是沒有生命力的民族。孝親是做人的基礎,是民族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的基石。漢文帝以一顆拳拳孝子之心,以侍親嘗藥的孝行,為天下百姓做出了侍母報恩的榜樣。



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

丁蘭刻木




丁蘭刻木



在漢朝河內地方,有一個人叫丁蘭。傳說他有感於「羔羊跪乳」和「烏鴉反哺」的情形,對自己未能趁父母健在時盡孝而痛悔不已,越發思念已故的父母。於是,他就用木頭雕刻出父母的形像,供在家中堂上敬奉,儼然如對活著的父母,在生活點滴之處都不失恭敬。

一天,置鄴縣一位名叫張叔的人,到丁蘭家借東西,恰巧丁蘭外出了,只有他妻子在家。丁妻當時不知道是否當借,遲疑中,她想起平日裡,自己和丈夫遇到難以決定的事情,都是在父母的像前問卜,然後遵照卜到的「父母意見」再作決定。其實在丈夫的影響下,妻子早在不知不覺中,也將木像視為活著的公公婆婆,十分孝敬。

丁蘭的妻子洗淨雙手,整理儀容,點燃香燭,在木像前躬身禮拜後,就虔誠地問卜,結果得到的是「不借」的答案。於是,她只好將結果如實告訴張叔。哪知道張叔先前剛剛喝過酒,在酒精的作用下,他一時失去理智,當場對著木像大罵起來,氣憤至極,還動手打了木像幾下,然後纔憤憤離去。

丁蘭回來後,像以往一樣,首先到父母的像前稟告。當他瞻仰父母的面容時,看見父母的臉色似乎很不高興,心中深感不安,急忙向妻子詢問,纔得知是張叔對木像有過無禮的打罵行為。

父母過世後,丁蘭就視木像為父母,從未曾有絲毫的輕慢,如今有人居然如此非禮木像,他感到內心宛如刀割。情急之下,他跑去找張叔理論。不料張叔根本無法理解丁蘭的感受,出言更加不遜。二人話不投機,丁蘭忍不住和他爭執起來,情急之中,還出手用力責打了他。張叔見丁蘭為了兩個木像,竟然責打自己,心裡更感到忿忿不平,就向衙門告狀。

由於證據確鑿,衙門便派衙役捕捉丁蘭歸案。丁蘭被捕走前,心裡十分傷心難過,他來到父母的木像前,雙膝跪下,一邊流著眼淚,一邊懺悔地說:「兒子不孝,沒有照顧好二老,不但使你們受了委屈,現在又不理智地動手打了人,將要受到官府的懲罰。這樣不僅讓你們為孩兒擔懮,還使二老蒙受羞辱,實在是罪過!」

就在丁蘭發自內心向父母懺悔之時,想不到奇跡出現了:人們看見兩尊木像的眼睛裡,竟然緩緩流出了淚水,而木像的神情,是那麼痛苦難當,在場的所有人,無不為之驚奇震撼。

當地方官得知後,也為丁蘭的孝心而欽佩,於是就向皇上奏明瞭情況,不但免除了對丁蘭的處罰,還舉薦他為「孝廉」。後來,皇上又傳下詔令,命人把丁蘭的孝行事跡畫成圖畫,以彰顯他的孝道德行,號召大家都來學習。

《丁蘭刻木》的故事,不僅突現了丁蘭對父母的至誠孝心,而且他這種事死如事生的行為,對形成「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」的民風,樹立了很好的榜樣。孝心會感通萬物,使人遇難呈祥。

丁蘭刻木孝親的行為還喚醒世人:千萬把握住父母在世的有限時間,及時行孝。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,就讓我們從自己做起,從現在做起,努力將未來可能出現的種種遺憾,都化作今天力行孝道的無比喜悅。

陸績懷橘




陸績懷橘



陸績,字「公紀」,三國時期吳國人。他的父親陸康孝順良善,曾被當地太守李肅舉薦為「孝廉」。後來李肅不幸客死異鄉,陸康知恩報恩,親自將他的靈柩送回穎川,禮數周備地為他操持了葬禮。

陸康做官以後,體恤百姓疾苦,辦了許多實事,深得當地百姓們的敬愛,後來成為廬江太守。陸康的言傳身教,給年幼的陸績以至深的影響。

時值東漢末年,陸康和後來成為三國時期著名將軍的袁術交情非常好。有一次,陸康帶著年僅六歲的兒子陸績,到居住在九江的袁術家裡作客。袁術非常高興,端出橘子熱情招待他們。

長輩們談話的時候,陸績就坐在一旁剝橘子吃。這橘子甘甜汁多,吃得陸績美美的。當他伸手再拿第二個的時候不由得想起:媽媽最愛吃的水果就是橘子了,可她還從來沒有嘗過這麼好吃的橘子。想著想著,陸績的眼前就浮現出媽媽慈愛的笑容……於是,陸績忍住了自己再吃橘子的念頭,而是小心翼翼地拿了三個裝進懷裡,心想把這些橘子帶給媽媽,她該多高興啊!

由於大人們談話都很投入,誰也沒有察覺到陸績的這個小動作。等到陸康父子準備告辭的時候,只見陸績兩臂夾緊,雙手抱在胸前,小心翼翼地從椅子上滑下來,隨同父親走到主人面前,鞠躬施告別禮。

不料當陸績雙手作揖,畢恭畢敬地彎下腰來躬身作禮的時候,三個黃燦燦的橘子突然從他胸口的衣襟裡「咚咚咚」地掉了出來,滾落在地上。

袁術見此情景,禁不住開懷大笑,然後又故意板起臉孔說:「你來我家作客,怎麼還把橘子帶走啊?」陸績慌忙跪在地上說:「對不起,我媽媽最愛吃橘子,您家的橘子特別甜,我想帶幾個回去給媽媽。」

袁術聽了之後感到非常驚訝,隨即臉上又現出喜悅之色,內心不禁感嘆:這麼小的孩子就能時時惦記母親的喜好,並盡力成全,實在難能可貴呀!陸績懷橘敬母的行為和他率真的天性,也使在場的人都深受感動,大家不禁交口稱贊。

當我們深入史書瞭解有關陸績的記載,就會發現陸績六歲就懂得體念親心的行為並非偶然,實為得力於良好的家庭教育。除了父母以身作則外,他還研讀經史,無數古聖先賢的存心和德行,從小就在他心裡紮下了根。

可見,童蒙的教學比人生任何階段的學習都要重要,它是攸關人一生成就的基礎。「孝」為傳家之本,自幼教育子女時時處處為父母著想,奠定做人立身處世正確的基本態度。
隨著人們對聖賢教誨的逐漸疏遠,在當今日常生活中,可以看到無論是穿衣吃飯,還是乘車購物,父母首先想到的都是孩子的需要,所做的都是對孩子習氣的縱容和喜好的滿足,這跟古時候父母對子女童蒙養正的做法恰恰相反。

父母愛子女若不遵循正確的原則,則是害了子女。當父母在子女面前做出「棄老寵幼」的舉動時,無疑是教給孩子本末倒置的人生態度,拉開了這個家庭「父不父、子不子」人生悲劇的序幕。

當我們習慣於隨著自己的私情,將過度的嬌寵妄施給孩子的時候,何不轉念帶領孩子將孝愛回報給生養我們的父母,以身作則為子孫樹立起為人子的行為典範?以知恩報恩的存心和行為潛移默化地熏陶子女,幫助他們奠定幸福美滿的做人基礎,這纔是惠及子孫的真愛。


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

姜後脫簪




姜後脫簪



西周後期,周厲王忽視先王的禮樂教化,貪財爭利,施行暴政,終使平民發生「國人暴動」,周厲王倉皇逃往晉國。

公元前827年,逃亡了十四年的周厲王在晉國去世。隱匿在重臣召公家裡的太子靜被群臣擁立繼承王位,稱為宣王。

宣王的王后是齊侯的女兒姜氏。年幼時,父母對她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視,還專請善傳德義的傅母教導訓練,所以她不僅有姣好的容貌,更是一位賢德女子,不合禮之言,必不說,不合禮之事,必不做。

周宣王即位之初,在召公等人的扶持下,曾勤於政事。可是時間一久,他不免有些懈怠,不但早睡晚起,而且還常留在後宮不願離去,延遲上朝聽政。

見宣王如此迷戀女色,賢明的姜後十分擔懮。她想:宣王身為天子,肩負造福天下的重責大任,不能全心於天下百姓,長此以往,非但不能力挽周室的衰落局面,而且難免重蹈周厲王的覆轍,甚至還會葬送掉周朝幾百年的社稷,自己也將成為歷史罪人。當年夏桀不就是由於迷戀妹喜而被商湯討伐滅亡,商紂也是因為妲己而好色誤國,最後落得在鹿臺自焚的下場嗎?

想到這裡,姜後就摘下了頭上的簪子和耳環等象徵王后的飾品,並且換上普通女子的裝束,然後拜託傅母代向宣王稟告說:「是臣妾無德無纔,滋生淫佚享樂之心,以至使君王受累,常常晚朝失禮,給人留下君王好色而忘德的印象。一但迷戀於女色,就一定會窮奢極欲,疏於朝政,由此諸侯叛離,百姓怨聲載道,引起社會的動亂。今天國家存在動亂的潛在因素,根源就是臣妾,所以特請君王治罪於我。」

傅母的稟告,令宣王如夢初醒,慚愧不已,他忙問傅母:「王后現在何處?」傅母回答說:「王后正站在長巷里,等候君王治罪。」

周宣王聽罷遂趕往長巷,看到已脫去王后衣冠,自罰為平民等待發落的姜後。這種引過自責婉諫於君王的婦德,令宣王內心極受震撼,他既悔過又感激地對姜後說:「這怎麼是王后的錯呢?完全是我的失德,不但沒有勵精圖治,全力重整先王創下的基業,更不懂得防微杜漸,以修身為本。如今幸有王后及時提醒,否則我將會成為愧對列祖先王和天下的千古罪人。」

周宣王說完,吩咐隨侍將姜後請回後宮。自此以後,他再也沒有晚起過,對於政事更加勤勉用心,每天早朝晚歸。在修身上,他更是謹小慎微,不失天子威儀。

姜後為了使宣王不再為女色所縛,規定後宮起居內則,侍奉君王者,要等夜色深沈後秉燭而入,一進臥室便要把燭火熄滅。到了雞鳴時分,就馬上起床穿衣,並讓身上的玉配等飾物,相互碰撞發出叮噹的聲音,然後迅速離開。宣王聽到聲音,也就馬上翻身起床。

在姜後和眾臣的輔助下,周宣王以中興周室為己任,繼承文王和武王遺下的禮樂教化精神。最終於執政四十五年的時間裡,不僅有效延緩了西周王朝的快速衰落,而且還恢復到了周厲王前的太平局面,各諸侯國也紛紛來朝見天子。史稱這一時期為「宣王中興」。

《詩經》云:「威儀抑抑,德音秩秩。」又云:「隰桑有阿,其葉有幽,既見君子,德音孔膠。」古人以這樣的詩句,形容女子莊重美好而又清純明淨的德行;併用生長在窪地裡的桑樹之美和黑油油的葉子,來比喻女子對丈夫以色親,以德固的情義。

品貌雙全的姜後,深明大義,以社稷為重,居安思危,恪盡為妻者本分,以德行感化匡輔周宣王,修「小禮」成大事,終至「宣王中興」。

在諸多古德家訓中,「不晏起」、「做家事」和「讀聖賢書」三個生活禮節的教育與落實,不僅是父母為子女從小奠定一生良好習慣的基礎,同時也是考察一個人,或者一個家族未來興衰的標準。

縱觀歷史,無數個人或朝代的命運多舛,起因往往只在一些生活細微之處,而正是這些常掌握在女子手中的「生活細節」,最終決定了一個人,一個家庭,一個團體,甚至一個國家的未來興衰與成敗。今人切不可輕忽。





孟仉留婦




孟仉留婦



「昔孟母,擇鄰處」,《三字經》中的這段話,大家耳熟能詳。孟子的母親仉氏在我國曆史上,以善於教子而著稱。

孟子三歲時,父親就去世了。母親一邊紡紗織布維持生活,一邊全部心思地關注著孟子的成長。

因為家住在墓地附近,所以孟子就經常和小朋友們一起,做一些模仿送葬類的遊戲。孟母認為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。就遷居到一個市場附近。可是發現孟子很快又學起小販子沿街叫賣的事來。孟母就又遷居到學堂的附近。

當時學堂裡的先生不僅教學生們讀詩書,明白做人的道理,還教導學生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和接物的禮儀。

自從住到學堂附近後,孟子不但能將學到的經典,常常背給母親聽,還能自然地在生活中模仿學堂先生的行事和禮儀。孟母看到學堂對孩子的教化作用,就選擇在此定居下來。這件事後來被稱作「孟母三遷」,廣泛流傳至今。

孟子長大成婚後,孟母也時刻不忘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,幫助孟子不斷髮現和改正德行上的不足之處。

有一次,天氣非常炎熱。孟子正準備走進自己的房間,抬頭忽然看見妻子由氏,挽著上衣袖子,兩隻手臂露在外面。十分注重禮儀的孟子心中感到不悅,便停住腳步沒有走進房裡。

古時候的人們非常注重男女間交往的禮節。如果不是家人或特殊關係,男子一般是不會單獨進入女子所在的房間的。

由氏見孟子沒有進入房間,便明白了他的意思。她難過地到婆婆那裡去辭行說:婦人在自己房裡看見丈夫,本來是不行賓客禮節的。現在丈夫用賓客之禮要求我,說明是我做的不好,纔使丈夫將我當賓客看了。婦人家做客時是不能夠留下過夜的。所以,現在我只好向您告別,回到爹娘那裡去。

仉氏聽完兒媳的話後,立刻召喚孟子。孟子聽到後不敢怠慢,馬上快步來到母親面前說:「母親,您有什麼吩咐嗎?」

母親對孟子說:「《禮記》裡講,如果將要走上廳堂的時候,聲音一定要高一些,好讓裡面的人知道而有所準備。如果將要走進房間,邁過門限的時候,眼睛一定要向下看,以避免見到人家的疏漏或過失,使人感到尷尬。現在你自己對禮還尚且不明白,就去責備人家,豈不是背離了禮的精神嗎?」

聽了母親的一番話,孟子深刻地反省到了自己對禮的內涵並不真正明瞭,慚愧之心頓然生起。只見他向母親深施一禮說:「感謝母親的教誨,及時幫助兒子指正過失,並使我對禮有了進一步認識。現在兒子知道錯了,一定認真反省改過,請母親放心。」

孟子對母親說完,當著母親的面,轉身向由氏施禮道歉說:「剛纔是我的錯,使你受到了委屈,現在我真心地請你留下來……」

由氏見孟子如此真誠,也就欣然點頭。這時候,母親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夫妻二人的內心也隨之充滿了喜悅。母親深明義理,保全了兒子和兒媳的家庭幸福。

孔子曰:「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。」禮的本質在於對人事物的恭敬,而不是用禮的形式去要求別人。由此可見,禮首先是懷有一顆時時感受他人需要的愛心,進而做到內守誠敬,外順人情。只有這樣,禮纔會成為人與人之間既愛敬又變通活潑的相處方式。

後來,孟子繼承併發展了孔子的「禮治」和「德政」思想,一生致力於提倡「王道」,主張「仁政」。孔孟之道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,成為了維繫人心和諧,社會安定的主要人倫教育。孟子也因此被後人尊奉為「亞聖」。

古人云: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,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。縱觀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背後,閃動的是周朝三太、孔母顏氏、孟母仉氏等無數深明大體之賢母的身影,正是她們盡心地守護孩子幼小純淨的心靈,奠定了兒女走向智慧人生的家庭教育根基。



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

于謙勤王 03




于謙勤王

()


雖然敵軍已撤退,于謙不敢有絲毫懈怠。他調動軍隊將瓦剌軍直追到邊關。然後又增派軍隊,駐紮在河北、山西、居庸關一線,防止其卷土重來。

也先見無隙可乘,漸漸有送回英宗、與明朝議和的意思。瓦剌使者頻頻來訪,請求歸還英宗,大臣們也建議將英宗接回來。一山難容二虎,景帝有些不情願地說:當初,朕本不願意登上帝位,迫於形勢緊急,是你們各位把朕推到這個位子上。聽皇上說的這麼懇切,其他的大臣都不敢作聲了,唯有于謙從容對答:陛下登上帝位,是順應天時,如今大局已定,按道理應該馬上把太上皇接回祖國。景帝環顧群臣,見大家都默然,不由得嘆口氣說:唉,就按你的意思辦吧。

于謙擔任兵部尚書的時候,除西部的瓦剌之外,全國還有很多地方出現動亂。這些前後徵調的事務,全仗于謙一人運籌帷幄。于謙的雄才大略,得到了極大的發揮。他懮慮國家動蕩,人民生活不安定,常常留住在軍機處直廬,為國事殫精竭慮。

景帝得知于謙節儉,家中的房屋僅能遮風擋雨,極其簡陋,就賜給他一處位於西華門的府第,于謙辭謝道:現在國家多難,臣子何敢自安。最終沒有接受皇上的賞賜的府第。

景帝對于謙的瞭解越深,越感佩他的為人,每當提拔大臣的時候,必定徵求于謙的意見。于謙不避嫌怨,向皇上如實彙報,結果有些沒當上官的人,就怨恨他,而纔能不如于謙的人,往往嫉妒他。于謙性情剛強,當遇到處理事情不能如意時,忍不住撫胸嘆息:我這一腔熱血,不知會撒到何處!

景泰八年正月,石亨等人趁景帝病重之際,發動了「奪門之變」,重新推舉英宗即位。他們懷挾私心,誣陷于謙謀反。于謙被害當天,京城百姓哭聲震天,行刑之時,烏雲蔽日,可謂是天怒人怨。

錦衣衛的官兵在抄查于謙的家產時,什麼值錢的東西和罪證也沒查出來。只看到于謙的房屋僅能擋住風雨,屋裡空蕩蕩的,除了書籍之外,沒有任何錢財。只有一間正室的大門鎖得很牢固,打開一看,裡面是景帝所賜的蟒衣、劍器等,密封得很嚴,從來沒有動用過。錦衣衛被他的高風亮節所感動,不禁失聲慟哭。

皇太后聽到于謙被處死的消息,嘆息、哀悼了好幾天。事後,英宗皇帝也後悔自己錯殺了一位忠臣。而那些誣陷于謙的人,不到一年的時間,竟接二連三地因貪污或謀反罪落獄,使于謙的冤情得以天下大白。

明憲宗成化二年,于謙的冤案昭雪,憲宗在詔書中贊嘆于謙道:「當國家之多難,保社稷以無虞,惟公道之獨恃,為權奸所並嫉。在先帝已知其枉,而朕心實憐其忠。」詔書被天下人傳誦,歷史終於還忠臣以公道。

由此可見,是非功過,自有後人評說。年少時的一首《石灰吟》正是他一生的寫照,其忠烈的丹心,足以明徹千古,與日月同光。




于謙勤王 02



于謙勤王

(二)


國不可一日無君。英宗被俘,也先屢次以其相要挾。國難當頭,社稷為重,于謙和大臣們果斷地擁立英宗的弟弟郕王即位,也就是明景帝,遙尊英宗為太上皇。于謙被任命為兵部尚書,全權指揮保衛北京的戰役。當時,朝野上下都倚重于謙,于謙當仁不讓,也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。

于謙受命之後,奏請皇上立刻調集軍隊奔赴京師,其中包括南京、北京、河南的備操軍,山東、南京沿海的備倭軍及運糧軍,於是人心漸漸穩定下來。

于謙考慮到當前的戰局,慷慨激昂地對明景帝說:目前敵寇得志,扣押英宗的大駕,勢必輕視我國,長驅直入,請皇上嚴令各個邊關的守臣協同起來,竭力防範。京師的士兵、軍械都快沒了,需要趕快分頭招募民兵,命令工部打造盔甲和兵器。文臣做巡撫,武將做將帥,至於領兵打仗,守護京師的任務,則由臣下擔當,如果臣辦事不力,請陛下治臣之罪。景帝聽後,非常贊同,立即采納了于謙的意見。

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。通州是北京的屏障,又是京城糧食的儲存地。在瓦剌軍的進攻下,一旦通州失陷,糧食難以保全。但是,朝廷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集中大量人力、物力搬運糧食。這時,于謙想出了一個好主意。他奏請景帝,允許城中的官員、士兵預支糧餉,讓人們自己去取糧、運糧,能多運的還有獎勵。這樣一來,通州的糧食很快就運入北京了。

怎樣守衛北京呢?此時也先已經率領大軍攻破紫荊關,挾英宗直奔京師而來。大敵當前,有的將領建議挖很深的城壕擋住瓦剌的騎兵,也有的建議固守城中,讓敵軍久攻不下,自動離去。

于謙則認為,堅守不出會示弱於人,使瓦剌軍輕視我軍。在景帝的支持下,他將原有的和新招募的兵士共二十二萬人,分列於京師的九門之外,自己則身披甲冑親赴兵營督戰。這九個城門分別是:德勝門、安定門、東直門、朝陽門、西直門、阜成門、正陽門、崇文門、宣武門。部署完畢,于謙將兵部的事務委託給侍郎吳寧,下令關閉各城門,列陣城外,以示背水一戰、誓死衛城的決心。

當也先帶兵抵達北京的時候,驚異地發現,眼前的明軍紀律嚴明、秩序井然,與土木堡被擊敗的明軍大不相同。原以為旦夕可下的京城,並不像他預想的那樣不堪一擊,也先的銳氣大大受挫。

也先想用計謀擾亂明軍的鬥志,一開始要求明朝用萬萬計的金銀和布疋來換回英宗,後來又邀于謙、王直等大臣出陣議和,並屢次以英宗來威脅。于謙和大臣們請求景帝以社稷為重,君王為輕,拒絕這些無理要求。也先看無計可施,感到更加氣餒。

兩軍相持一段時間之後,也先騎虎難下,於是派騎兵窺探德勝門。于謙得到消息,事先在路邊空房裡埋伏下士兵,再派少量騎兵且戰且退,誘敵深入。候戰多日的瓦剌兵大舉追來,結果數萬的士兵被明軍擊潰,瓦剌軍損失慘重。經過五天的激戰,瓦剌軍在各處都吃了敗仗。這時,各路的勤王兵將紛紛趕來,也先恐怕被斷掉退路,帶著英宗連夜拔營逃走。北京保衛戰取得了勝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