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

朱雲折檻




朱雲折檻


漢朝時候,有一個人姓朱名雲,字游,原來居住在魯地,後來移居到平陵。

朱雲人如其名,年少的時候就像俠客一樣,雲游四方,經常有路見不平、拔刀相助之舉。由於他身材高大,有八尺多長,非常雄壯魁梧,且好勇善斗,因此以武力著名於當時。

當他瀟灑地走過四十個春秋之際,一天,突然心血來潮,攬鏡自照,纔發現臉上刻滿了風霜,猛然感到過去的日子就像一場夢,渾渾噩噩,碌碌無為。如果再這樣下去,一生不就空過了嗎?他內心吶喊著:不行,不行,我一定要改造命運!並喃喃地說道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!」人生重新開始,應該不算太遲吧!

於是,他洗心易行,四處訪求明師,期望能在後半生做有修有學的明白人。他師承白子友先生學習《易經》,通曉宇宙萬物的自然道理。又追隨蕭望之將軍學習《論語》,明瞭修身治國的道德精髓。他非常珍惜這得之不易的學習機會,發憤圖強、廢寢忘食,後來他兩種學問都學得頗有成就。兩位老師都感到欣慰,有這樣能傳承道業的學生。經過幾年的熏習,朱雲的德行已為時人所稱頌,又兼有義薄雲天的俠義之氣,更是人們心中真正的高士。

漢元帝時候,朱雲被推薦為御史大夫,卻因權臣的阻撓未能就位。朱雲從未把職位放在心上,他堅守的信念是「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」。他曾在權貴之家談論《易經》,以深厚的學識令眾人嘆服;又因屢次上書直陳時弊,受到迫害,而四處奔走。但這一切對他猶如浮雲,他的氣宇和志節吸引了與他有相同抱負的義士,即使身處逆境,亦能同舟共濟,甘之如飴。

到了漢成帝時候,他仍然只在槐裡這個地方當縣令,雖然官職很小,但他素來嫉惡如仇,忠心耿耿,勤政愛民,深受百姓愛戴與贊許。

當時,朝廷有一個奸臣張禹,身居高位,但貪得無厭,又善於諂媚。朱雲做俠士的時候,對於一般平民的疾苦,尚且仗義執言,現在見到張禹這樣欺上瞞下、為非作歹的佞臣,更燃起一股為國除害的決心。於是他鄭重地上書朝廷,希望能面見皇上,陳述社稷安危的重大事情。

漢成帝頗感意外,但也接見了這個地方小官,朝廷重臣位列兩旁。朱雲氣度優雅、從容不迫地走進殿堂。他慷慨激昂地對漢成帝說:「今天朝廷內有一位大臣,上不能輔佐主上,下不能利益民眾,身居高位,心心念念只想著多拿俸祿,孔子曾說:鄙夫不可與事君。微臣願借陛下的尚方寶劍,將此佞臣斬首示眾,以激勵其他的官員。」

成帝驚訝地問:「此人到底是誰?」

朱雲斬釘截鐵地說:「安昌侯張禹!」

此語一出,滿廷皆驚!眾位大臣面面相覷,有人暗中叫好,有人替朱雲捏了一把冷汗,漢成帝更是異常震驚,憤怒無比。張禹則是露出冷笑,直視朱雲的動靜。

漢成帝龍顏大怒,喝道:「位卑小臣居然毀謗上官,辱罵帝師,罪死不赦!」即命左右把他推出去斬了。御史奉命強推朱雲下殿,朱雲非常激憤,眾人交口稱贊的英明皇上,卻原來是非不分。他奮力向前,但被強行推到了金鑾殿外,他死死抓住御殿欄檻不放,把殿外的欄檻都折斷了。他大義凜然地高呼道:「我能跟關龍逢、比乾在地下相見,我很滿足了!只是不知道陛下和朝廷的前途會如何?」

漢成帝側身跌坐在龍椅上,依舊怒火滿胸,什麼話也聽不進去。這時,朝廷上有一位武將,左將軍辛慶忌,見到朱雲如此英烈,深為感動。他卸下自己的衣袍、冠冕還有授印,在地上連連叩頭,懇求皇上收回成命,只見他叩頭的地上留下了一片殷紅的血跡。他不顧一切地大聲說道:「皇上,朱雲性情狂直,早已天下聞名。他如果說得對,不能殺他;說得不對,也應該寬恕他。臣願以死相保,請求陛下免他一死。假如您今天把朱縣令殺了,您不就是成為暴君了嗎,不就同桀、紂一樣了嗎?」

辛慶忌的這一聲怒喊,震醒了漢成帝,假如自己因為一時之怒而殺害了敢於直諫的忠臣,那豈不是要與夏桀商紂為伍,而成為惡名昭著的無道昏君嗎?虧得這一聲提醒!漢成帝轉怒為喜,連忙命左右將朱雲放了。

後來,隨從準備修復被朱雲折斷的門檻,卻被漢成帝制止。因為這個被攀摺斷的門檻,可以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受奸佞之臣的迷惑,同時也嘉勉像朱雲這樣忠直的諫臣。

朱雲是一個地方縣令,人微言輕,但他忠心耿耿,懮國懮民,看到當世竟然有張禹這樣禍國殃民的佞臣,激發了他義薄雲天的豪氣,因而置生死於不顧,要求借尚方寶劍為民除害。他視死如歸,內心無比敬佩關龍逢、比乾這樣敢於死諫的忠臣,希望自己也能與他們一樣,正義凜然,浩氣長存。

漢成帝能在大臣的勸諫之下幡然醒悟,不願成為像夏桀、商紂王那樣的暴君,所以他非但不治朱雲之罪,而且連被折斷的欄檻也不再修復,以表彰這位忠直的大臣,這是很難能可貴的。《弟子規》講到「過能改,歸於無」,下至普通平民,上至帝王將相,無不如此。

朱雲經過這事之後,心生退隱之意。於是他告老還鄉,每天乘著牛車到田裡工作,空閑之時就教起了學生,生活悠然自得。人們經常看到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,教學於田野之中,那就是遠近聞名的朱雲。而他一生的忠貞事跡與俠義精神,更是流芳千古,為後人所贊頌!



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

趙婦感火



趙婦感火


元朝的時候,有一位姓趙的孝順媳婦,是應城地方人。她為人忠厚老實,又很勤勞樸實,奉侍長輩盡心周到,是一位難得的好媳婦。

只是,趙婦的家裡十分窮苦,她的丈夫又很早過世,只留下她一個人,上要奉養婆婆,下要撫育孩子,生活很是拮据。為了能更好地奉養婆婆,趙婦便去給別人家做工,用幫工賺來的錢,來養活婆婆和孩子們。

生性厚道的她,為婆婆能夠吃飽穿暖,做工時很是賣力,也因此深得主人家的喜歡。大家看到她做事踏實肯幹,有什麼需要幫忙的,也很願意僱她來。雖然,幫工很辛苦,而且賺來的錢也不多,但趙婦都盡力讓婆婆能吃得好一點,只是家境實在是太貧苦了,想要給婆婆吃好一些的飯菜,卻也是無能為力。

由此,每當趙婦出去做工,主人家有給她一點好吃的東西時,她都非常感恩,總是恭謹地將食物接過來,自己並不捨得吃,而是小心翼翼地包好、放妥,到幫工完後,再帶回家給婆婆吃。

除此,若是遇上什麼節日,有人送給她一些食物,又或是遇上哪位鄰居,給她一點好吃的東西時,哪怕只是一小塊糕點、幾個包子、喜餅,趙婦都不捨得吃上一點,都是將它們細心收好,帶回家奉養給婆婆。

等趙婦將這些食物送到婆婆面前,給婆婆吃時,婆婆也總要說:「你也吃一點吧。」趙婦便會跟婆婆說自己做工時吃過了,又或說自己不愛吃。婆婆若要分一點給孩子吃,趙婦又說孩子已經吃了,或是預先將孩子們支開,總是不忍心從那一點食物中再分出來些,希望婆婆能安心享用。而她自己雖然又累又餓,也僅是吃一點粗劣的飯菜來填飽一下肚子。

後來,婆婆的年紀大了,身體越來越衰弱,看著年老又多病的婆婆,趙婦心想,萬一婆婆有個三長兩短,家裡根本沒有錢去給婆婆辦置棺木。婆婆沒有棺木,一定會擔心自己死後要怎麼下葬,可是家裡連吃飽都成問題,又何來錢去買棺木呢?

面對這窘困的境地,趙婦根本想不出什麼辦法,最後,只得忍痛將第二個孩子賣掉,用這錢來為婆婆購置棺木。

哪個孩子不是娘的心頭肉呢?趙婦賣掉了孩子,內心也很是難過,但為不讓婆婆擔心,並沒有表現出不捨的樣子來,等為婆婆購置好棺木後,便將棺木擺放在家中。

有一天,南鄰突然不小心著了火,這時,又遇到風很大,火越燒越旺,越燒越猛,順著風勢,撲向趙婦的家,趙婦見到火勢猛烈,連忙攙扶著婆婆逃了出來。

將婆婆安頓好,趙婦又趕快沖進屋裡,想要乘著大火燒來前,把棺木移出去。可是,棺木實在是太重了,趙婦使盡了全身的力氣,也沒有辦法移動它。眼看著火勢越來越猛,馬上就要燒到趙家了,此時,趙婦心急如焚,卻又無可奈何,不由得放聲大哭起來,哭喊著說:「可憐我賣去了兒子,纔買來這口棺木啊,哪一位好心的人來幫我抬出去啊……」

趙婦這話還沒說完,天上的風忽然轉了風向,火也轉向其它地方了,趙家竟然因此避免了,不僅棺木得以保存,趙家也安然無恙。看到趙家遇難呈祥,不禁令人嘖嘖稱奇!

想這位孝順的趙婦很早就守了寡,家裡又很貧困,她去為人幫工來奉養婆婆,已是很值得稱道了。而每每得到好吃的食物,她一定要拿回家來給婆婆吃,甚至後來賣掉孩子,為婆婆購置棺木,這一片苦心是如何地真摯啊!到猛火來時,她一句話還沒說完,大風就轉了方向,這真是她的至誠感通,使趙家避免了火災。

趙婦這至誠的孝心,感天動地,也讓後人,生起無比敬仰之心。當人能生起這顆至誠至孝之心,還有什麼不能感動呢?


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趙孝爭死




趙孝爭死


在漢朝的時候,有一個叫趙孝的人,字常平。他有一個弟弟叫趙禮,兄弟兩個人相處得十分友愛。

有一年,由於收成不好,糧食減產欠收,飢荒嚴重,社會治安也很混亂。

這一天,空中烏雲密佈,天色顯得十分昏暗。一陣狂風過後,人們的心頭仿佛都有一種不祥之兆。果然,一伙強盜突然佔據了宜秋山,開始四處搶掠,百姓們都慌忙逃命,因為在這種嚴重的飢荒災區,飢餓已經使強盜們失去了理性,甚至連吃人的事情也有所耳聞。

強盜們在老百姓的家中大肆搜尋一陣,見找不出多少食用的糧食和換錢的東西,一怒之下,他們就只好抓人,恰好把弟弟趙禮給捉走了。

趙禮雖然身體瘦弱,但是窮凶極惡的強盜們也不肯放過他,將他五花大綁捆起來後,係在一個樹上,然後在旁邊架起爐灶生起火來,開始燒水,準備拿趙禮來充飢。

哥哥趙孝雖然幸運地躲過了這一劫,卻找不到了弟弟。他心急如焚,四處打聽,得知有人親眼看見趙禮被強盜抓走了。

弟弟被掠走的消息讓趙孝心如刀割。他焦急地想:「我該怎麼辦?要是弟弟有個三長兩短,可怎麼對得起父母啊!我這個做哥哥的又怎麼能再活在這個世上?」「弟弟是同胞骨肉,哪怕賠上自己的性命,我也要救出他。」想到這裡,趙孝就下定了決心,尋著強盜撤離的方向奔了過去。

由於趙孝救弟弟心切,馬不停蹄,所以很快就趕到了強盜那裡,見到了被捆綁的弟弟,同時也看到旁邊有一鍋正呼呼冒著熱氣的開水。弟弟趙禮見哥哥來了,先是一陣驚喜,隨後馬上就哀嘆起來,埋怨哥哥說:「哥哥呀!您怎麼可以到這個地方來呀!這不是白白送死來了嗎?」

此時趙孝也顧不上與弟弟搭話,就沖到強盜的面前,哀求強盜說:「我弟弟是一個有病的人,而且身體也很瘦弱,他的肉一定不好吃,請你們放了他吧!」

強盜們一聽大怒,氣洶洶地對趙孝說:「放了他,我們吃什麼?」趙孝聽強盜這樣一問,就趕緊說:「只要你們放了趙禮,我願意用自己的身體給你們吃,況且我的身體很好,沒有病,還很胖。」

強盜們聽了趙孝的這番話,一下子都愣住了,他們沒想到天下還有這樣甘願送死的人,相互震驚地對視著。

這時,就聽見趙禮在旁邊大聲地喊:「不行!不可以那樣做的!」邊上一個強盜就向趙禮吼道:「為什麼不行?」趙禮哭著說:「被捉來的是我,被你們吃掉,這是我自己命裡注定的,可是哥哥他有什麼罪過呀?怎麼可以讓他去死呢?」聽罷此言,趙孝連忙撲到弟弟面前,兄弟相擁在一起互勸對方要讓自己去死,情急之下已是泣不成聲。

這些無惡不做的強盜們,聽著兄弟互相爭死的話語,望著手足之間捨身相救的場面,被深深震懾住了。他們那堅封已久的惻隱之心,被這人間真情真義的感人場面喚醒了,也都不免淌下了熱淚。旋即,他們無聲地放走了兄弟兩人。

後來,這件事輾轉傳到了皇帝那裡,皇帝是一個深明仁義道德之君,不僅下詔書,封了兄弟二人官職,而且把他們以德感化強盜的善行,昭示於天下,讓全國百姓傚彷學習。

俗話說:兄弟如手足。縱觀當時的危險境界,趙氏兄弟能夠首先顧及對方的安危,絲毫不顧個人的凶險,足見他們的心中已深深明白,自己的身體與弟兄的身體都是父母身體的一部分,同氣連枝,同體相生。

放眼世界,萬物雖有類聚群分,實則如兄弟一樣,互相之間休戚相關,同體相生。因此,人類要想擁有永久美好幸福的生活,就必須以仁愛之心,真誠地關心和愛護宇宙天地間的一切人,一切事和一切物,而這份仁愛之心的根本,正如古德在《論語》中所言:孝悌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。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。



王旦薦賢



王旦薦賢


王旦,字子明,是宋朝一位著名的宰相。

王旦的曾祖父、祖父都曾是當朝重臣。父親王祐,為宋太祖、太宗兩朝名臣,官至尚書兵部侍郎,道德隆重,學識淵博。他為天下百姓效命,曾經解救因冤獄被連坐的人,高達近千人左右,人們都說他為後代子孫積了許多陰德。王祐曾親手在他家亭前種植了三株槐蔭樹,並說道:「我們家後世為官者,必定有可以當到三公位置之人,此樹可以作為見證。」

王旦出生在這樣一個德范高超的仕宦之家,從小自然受到父親的嚴格教導,古聖先賢的德行令他敬慕,長輩的風範潛移默化了他,幼年他就顯得沈穩靜默、器宇非凡。他勤奮好學,並具博大深遠的胸襟。因此,王祐十分器重這個兒子,說道:「此兒定當位至公相。」人們見到少年王旦氣度不凡,稱他頗有乃父之風。

宋真宗時期,王旦擔任朝廷宰相之職,位高權重,但他朝夕惕勵,處理任何一件事都十分謹慎小心、細緻周到。皇上十分器重這樣一位盡職盡責的大臣,因此長期讓他擔任宰相,國家大小事情都特別放心交付他辦。有一次王旦奏事完畢退下,皇上目送他離去,情不自禁地說道:「能為朕致太平者,必是此人。」

當時朝廷還有一位大臣——寇准,剛直忠正,也是皇帝身邊的左右手。但寇准見王旦官職在自己之上,心裡有點不大服氣,隱隱約約感到自己屈才。所以他在見到皇上的時候,言語之間不知不覺就會提到王旦,而且不由自主地對王旦的言行有所詆毀。在朝廷之上,寇准也曾公開指責王旦的缺點,當然這缺點可能只是寇准自己認為的,但王旦全都虛心領納,可謂從善如流。

反過來,因為寇准作為國家重臣,兢兢業業,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王旦認為寇准忠心耿耿,足堪當重責大任。因此,每次在皇上面前,王旦都專門稱贊寇準的優點,認為他是一個值得眾人學習的榜樣。

真宗覺得非常驚訝,有一次,他和王旦私人交談的時候,就問道:「你經常稱美寇准,寇准他卻數次說你的短處,你為什麼能這樣做呢?」

王旦聽了,微微一笑,說道:「我在相位已經這麼久了,缺失一定很多,但因職位較高,一般大臣都不敢指出我的缺點,而寇准能夠直陳我的不足,可見他是如何地忠貞直率,這也是臣下看重他的原因。有這樣的大臣,既是國家之福,也是我的良師益友啊!」

皇上聽了,不禁開懷大笑,說道:「人們都說宰相肚裡能橕船,我看你就是這樣一個宰相啊!」

做宰相的,說話份量比較重,因此有很多人輾轉拜託王旦薦舉人才或提拔新秀,王旦從來不接受任何私人形式的求情。有一次,寇准私下來找王旦,希望他能向皇上推薦自己當宰相。王旦很是震驚,義正詞嚴地對他說:「當將軍當宰相這樣的職位,怎麼可以去求得來?」寇准聽到王旦這樣的回答,感到非常慚愧,遺憾地告退了,同時也擔心自己或許再也無法當上相位了。

寇准後來被朝廷派官為武勝軍節度使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寇准萬分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,他入朝拜謝皇上,眼眶湧出淚水,激動地說:「如果不是陛下瞭解微臣,怎會有臣下的今天?」皇上特意把事實真相告訴寇准,他說:「你能當節度使,又能當同平章事,都是王旦為你推薦的。」

寇准聽說了這樣的內情,不禁非常羞愧,對王旦的正直寬宏自嘆不如。

王旦就是這樣一位稱職的大臣,雖然表面上不說什麼,但是私底下發現了真正的良才,就絕對不放過,一定會推薦給皇上,而且他施恩從不求回報,總是默默地做。後來朝廷整理宋真宗的遺稿與修訂史料時,他們無意發覺原來朝廷當中,有許多大臣,及眾多建功立業的棟梁之材,全部都是出自王旦的推薦。

後來,王旦病重之際,真宗懮心忡忡地問他:「將來朕該把天下大事托付給誰啊?」王旦勉強舉起奏事的板笏,一字一句地說:「以微臣的愚見,莫若寇准最為合適。」王旦病逝之後不久,真宗果然啟用寇准為相。

王旦一生忠正清廉,而且度量之大,實在少見。在傳記裡頭,有這樣的記載:平常在家,家人從來沒有見過他發怒。有一次家人要來考驗他是不是真正涵養好,就在他的肉羹湯裡撒了一些髒的東西。王旦看了也不生氣,他就只吃飯,也不講一句話。旁人就問他為什麼不喝湯,他就說:「我偶然有點不喜歡吃肉。」後來家人又在他飯裡頭給弄了一些髒東西,王旦就說:「我今天不喜歡吃飯,是不是可以另外做點粥?」家里人無不為他的修持,他的涵養包容而佩服得五體投地。

後人評價說:魏國公(王旦封號)德量恢弘,從容大度,為國家舉薦賢才,真誠地為國為民,是一個真正的忠臣。但他卻經常稱贊別人忠正,而且是不露痕跡地做,讓對方沒有感覺,也不會跟對方邀功,他的心胸、度量是何其地寬廣!

王旦也是一個非常廉潔之人,在他晚年的時候,有人問他:你為什麼不置田宅家產?為什麼不留經營給你的兒孫?王旦當時就講道:「兒孫當要自立自強,如果父母留下這些田宅財產給他們,無非就是要讓他們造成不義之爭而已。」

「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」這是八德。而事實上,如果其中一德做到了,八德也做到了。王旦是一個忠臣,也是一個八德具足,非常完美之人。的確,古聖先賢的點點滴滴,無不垂範後世,值得我們認真學習,努力傚彷啊!


孔明潔身




孔明潔身



諸葛亮,字孔明,謚號「忠武侯」,是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。在漢朝末年的群雄征戰之中,劉備繼承漢統稱帝,建立了蜀漢,他任命諸葛亮為丞相,來統理軍國大政。

身為主上最為得力的輔佐,諸葛亮把自己身居次位的位置擺得很清楚。他極盡忠誠地完成為人臣子應盡的職分,所有的功勞都歸主上所有。縱使自己才識過人,也從未凌駕於君主之上。而劉備也視其為至為信任的股肱之臣,對他備極尊重。這種君臣間的知遇之交,可謂曠世少有。

章武三年春,先主劉備病情加重,他下詔把諸葛亮召回成都,對他交代了後事。劉備說:「丞相您的德能才略,高於曹丕十倍都不止,您必然能夠興復漢統、安定國家。皇子的才德並不足以持國,他繼位後,勞煩丞相您來輔佐他。如果他能夠體念我們蜀漢的天下,是多麼來之不易,還肯爭氣的話,您就對他多加教導。倘若他不肯振作,朕授予您廢除他的權力,到時候蜀漢的朝政,就由您來親自統領操持。」

諸葛亮聽到這些話,泣不成聲地說:「臣常念皇上浩浩恩典,常思傚法古來聖賢忠誠的志節。只要臣還活著一天,就一定會竭心盡力一心地效命、報效於朝廷,臣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」劉備下詔誨勉他的兒子說:「國家大事無論大小,一定都要向丞相求教。丞相對我蜀漢天下的忠誠,是皇天后土所共知曉的。你要把他當成是自己的父親一樣,來尊崇和孝敬。」

後主即位之後,諸葛亮被封為「武鄉侯」,後來又兼任益州官,大大小小的政務都由諸葛亮來決斷。為表明自己對朝廷忠誠不二的志節,以及始終位居臣位的態度,諸葛亮曾經對後主懇切地說:「為臣的家裡在成都,有八百株桑樹、四十五頃的薄田。家人靠這些來生活,已經是綽綽有餘。至於臣出兵在外隨身的衣食用品,靠著朝廷的俸祿就足夠了,臣並不需要另外去籌措營生的產業,不需要為家裡添加任何的財產。希望有一天當臣過世之時,全家上下都不會留下任何多餘的衣食財物,而辜負了朝廷的深恩,與陛下的厚愛。」諸葛亮過世後,人們發現他的家裡果然是如此。

身為輔國的重臣,諸葛亮為蜀漢製定了完善的典章制度,他整飭軍隊,發展蜀漢經濟,強化社會治安,淳厚社會的道德風尚。在他當政的時期,對百姓的教化、政令行文都十分清楚明晰,法令嚴明而又合乎情理,政令峻切卻從未有人感到不平。蜀國上下之人都十分敬畏他的威德,凡此種種,無不歸功於丞相平等無私的愛民之誠。諸葛亮治理蜀漢的時候,百姓生活安定、物資充足,民風純樸厚道。他整肅了當時的朝政,給百姓以持之深遠的仁政與德教。

諸葛亮統帥軍隊賞罰分明,他法令嚴明、言出必信,而又非常體恤將士的勞苦,深得士兵們的擁護,使他們都願意為國家出生入死,甚至慷慨捐軀。他出戰在外無論是進與退都很有法度,用兵的時候,進退如風。出兵時軍威赫赫、氣度儼然。在歷史上,人們稱他帶兵「出入如賓」,縱使是在他國,也像是行走在自己的國土上,從未曾勞擾百姓。所以蜀國的軍隊出行,當地百姓也不會驚恐懮慮。

「功業飄零五丈原」,諸葛丞相五十四歲的那一年,他拖著病體,在五丈原和司馬宣王的軍隊一直相持了一百多天,其年八月諸葛亮溘然長逝。就在他病情很嚴重的時候,他仍然拖著虛弱的身體,夙興夜寐親自處理軍務。當時他已經吃不下什麼東西了,周圍的士卒見他日漸消瘦,都淚流滿面,不忍心再看下去。

丞相過世後,沈浸在悲慟之中的蜀軍秘不發喪,楊儀率領著軍隊整軍出行,宣王決定出兵追擊。蜀軍鼓聲大作,士兵奮勇地抗擊,就如同丞相生前統領著他們那樣,以赫赫的聲威,奮勇地拚殺在敵軍的面前。宣王被震住了,他不得不領兵撤退,但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想到,諸葛丞相,早已長逝在軍旅之中。

「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」諸葛亮臨終前留下遺囑,讓後人把他安葬在漢中定軍山中。墓地不用太大,容得下一口棺材就夠了,也不要用任何的物品來陪葬。他臨終前出神入化的軍政部署,使得敵軍的首領宣王,也不得不由衷地佩服他是「天下的奇才」。諸葛亮過世之後,每逢年節人們都會自發地去祭拜他。百姓就像祭拜自己的祖先一樣,對他追思與緬懷。

蜀漢的國政得以奠立四十多年的基業,無不仰賴諸葛亮忠心耿耿的操持。朝廷感念他的德政與功勞,為他建立了祠堂,全國上下都去祭拜於他。鎮西將軍鍾會征伐蜀國,來到漢川的時候,也特別來到丞相祠堂去祭拜。他下令所有士卒,不許在丞相的墓旁放牧砍伐。威德的感化,連敵軍的首領也由衷地尊敬他。

《三國誌》的作者陳壽在任著作郎的時候,荀勖等人請他考定整理諸葛亮的遺著。一想到這位忠誠一生的老臣,在危難之時兢兢業業地輔弼國主,那忠勇的精神給予陳壽至深的感動。他細緻地整理遺稿,把它分成二十篇,記載在《三國誌》當中。諸葛亮留下的文集,點點滴滴記錄下許多頒令給臣民屬下的言辭,開誠佈公的心和孜孜不倦的教導躍然紙上。他留下的風範遺教,長久地化導著對他懷念至深的子民。

縱觀諸葛亮的一生,他在先主劉備過世之後,身為一國的宗臣,統理一國之政。總攬大權而又不失為國的禮度,堪為一國柱石。他事奉凡庸而又年幼的少主,兢兢業業恪守為臣的本分,未曾想要取而代之,他對後主所表白的心聲,至今讀起來仍令人對他的忠廉感懷萬千。

在《前出師表》中,諸葛亮曾經誠切地勸勉後主傚法堯舜,光耀先帝遺德,以承續長守不衰的平明之治。他強調前漢興盛的原因在於「親賢臣,遠小人」,後漢衰微的原因在於「親小人,遠賢臣」。因而應當謹言慎行,虛心接納忠臣的規勸。

孔子說:「雍也可使南面。」這是稱贊他的弟子冉雍的德行,能夠堪以重任,來治理一個國家。身為治世的良臣賢相,諸葛亮「受任於敗軍之際,奉命於危難之間」,在國家最艱困的時候,以為臣的忠義擔起了一國的重任。他兢兢業業,小心謹慎,唯恐有所閃失,而辜負了先主劉備的托付,辜負了他們以心相照的允諾。

同樣的,也正是這位真心相待的知己之主,纔鑄就了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的義臣,為蜀漢的天下鞠躬盡瘁,耗盡最後的一滴心血。君臣之間知心之交,就如同皜月般地持久與真淳。

時隔數代,文天祥在《正氣歌》中,澎湃激昂地吟詠著「或為《出師表》,鬼神泣壯烈」,數百年、數千年後,多少人捧讀諸葛亮的《出師表》而淚落滿襟,這樣的忠義,這樣至誠,在世代中華子孫的血脈中傳湧。

「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。」無論歷經過多少個朝代,每當人們漫步在肅穆的丞相祠堂中,沈痛地感懷追思丞相遺德之時,那句「臣鞠躬盡力,死而後已」不絕的餘音總縈繞在心懷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