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

虞舜耕田 02




虞舜耕田


(二)


又有一次,瞽叟命舜鑿井。舜鑿到井的深處,瞽叟和象想把舜埋在井裡,就從上面往井裡拼命倒土,以為這樣舜就永遠回不來了。沒想到舜在二位夫人的安排下,早已在井的半腰鑿了一個通道,從容的又躲過一劫。當象得意的以為舜的財產都歸他所有時,猛然見到舜走了進來,大吃一驚,慌忙掩飾了一番,但舜並未露出忿怒的臉色,彷彿若無其事。此後奉侍父母,對待弟弟,越加謹慎了。

舜初到歷山耕種的時候,當地的農夫經常為了田地互相爭奪。舜便率先禮讓他人,尊老愛幼,用自己的德行來感化眾人。果然,一年之後,這些農夫都大受感動,再也不互相爭田爭地了。

他曾到雷澤這個地方打魚,年輕力壯的人,經常佔據較好的位置,孤寡老弱的人就沒辦法打到魚。舜看到這種情形,率先以身作則,把水深魚多的地方讓給老人家,自己則到淺灘去打魚。由於一片真誠,沒有絲毫勉強,令眾人大為慚愧和感動,所以短短的一年內,大家都互相禮讓於老人。

舜還曾經到過陶河的地方,此地土壤質量不佳,出產的陶器粗劣。令人驚訝的是,舜在此地治理一年後,連陶土的質量都變好了,所做出來的器皿相當優良。大家一致認為這是舜的德行所感召的結果。後來,只要他所居之處,來者甚眾,一年即成村落,二年成為縣邑,三年就成為大城市。亦即是史上所稱的「一年成聚,二年成邑,三年成都。」

堯帝得知舜的德行後,更加贊賞。於是考驗他種種的能力,舜也毫不畏懼接受了諸多艱難的考驗。一次,堯帝讓舜進入山林川澤,考驗他的應變能力,雖遇暴風雷雨,然而舜憑著智慧與毅力,安然無恙的回來,他的勇敢鎮定,使堯帝堅定了舜的德能足以治理天下。

舜歷經種種考驗之後,堯帝並未馬上將王位傳給他,而是讓他處理政事二十年,代理攝政八年,二十八年之後纔正式把王位傳給舜。足見古代的帝王對於王位的繼承,確實是用心良苦,絲毫不敢大意。假如不能以仁治世,以德治國,國家就難以長治久安。

當舜繼承王位時,並不感到特別的歡喜,反而傷感地說:「即使我做到今天,父母依然不喜歡我,我作為天子、帝王又有什麼用?」他的這一片至德的孝行,瀝血丹心,莫不令聞者感同身受,而潸然淚下!然而,皇天不負苦心人,舜的孝心孝行,終於感化了他的父母,還有弟弟象。

《孟子》云:「舜何人也?予何人也?有為者,亦若是!」舜能做到孝順,我們也能。因為我們天性中都有一顆至善、至敬、至仁、至慈的愛心。假如我們能以舜為榜樣,真正盡到「孝親順親」的本分,深信,必能締造幸福美滿的家庭。繼而,再將「孝」擴大到我們周遭所有的人、事、物,任何的衝突對立都會冰釋消融。這至孝的大愛孕育出的是上下無怨、民用和睦的和諧社會。


願我們都能以身作則,相互勉勵,做一個真正的孝子。